琪邦干散货船海运专项事业部

kbans视点

琪邦为您提供全面的货代相关资讯信息,服务您的国际货运代理业务。

  1. 1线上海货代公司

    立足国际大都市上海,服务全国跨境贸易商

  2. 5年货代系统化管理

    全信息化货代与进口清关信息化管理平台打造,高效快捷。

  3. 200人货代服务团队

    更强大的服务团队,为您提供专业的进出口货运代理服务

上海港散货船运输:大宗物资的海上运输动脉

2025-08-29 10:11:32 浏览量:199 作者:琪邦来源:干散货船海运

在上海吴淞港罗泾散货码头,一艘满载澳大利亚铁矿石的 “好望角型” 散货船正通过 40 吨级门座起重机,将矿石匀速卸至自动化堆料场,这些铁矿石将通过铁路专线 24 小时内转运至宝山钢铁厂;与此同时,罗泾粮食码头的筒仓群旁,泰国进口大米正通过封闭式输送带进入清理车间,经筛选后分装至集装箱,发往长三角各地超 市。作为长三角乃至全球大宗物资集散的核心枢纽,上海港依托专业化散货码头集群、适配的散货船型资源及全链条服务能力,构建起覆盖煤炭、矿石、粮食等核心品类的散货运输体系 ——2024 年上海港散货吞吐量达 1.8 亿吨,其中外贸散货占比 42%,散货船挂靠量年均超 3000 艘次,成为支撑长三角工业生产与民生的 “海上物资生命线”。​

 

 

上海港散货码头以 “分区作业、货类专营” 为原则,形成吴淞罗泾、外高桥、南港三大散货作业区,各区域聚焦不同货类,配备专用装卸设备与仓储设施,实现高效转运。​罗泾散货作业区是上海港规模大、设备先进的专业化散货码头,总占地面积超 3 平方公 里,拥有 11 个散货泊位(其中 5 万吨级以上泊位 7 个),可停靠 “好望角型”(大载重 20 万吨)、“巴拿马型”(大载重 8 万吨)等主流散货船。2024 年该作业区散货吞吐量达 8500 万吨,占上海港散货总量的 47.2%,核心服务 “铁矿石 - 钢铁”“粮食 - 加工” 两大产业链。​


铁矿石专用设施:配备 4 台 40 吨级门座起重机、2 条铁矿石专用输送带(输送能力 6000 吨 / 小时),配套 200 万平 方米露天堆料场(可堆存铁矿石 1200 万吨),并通过铁路专用线(罗泾 - 宝山钢铁厂)实现 “码头 - 钢厂” 直达运输,卸船至钢厂的中转时间压缩至 12 小时内,2024 年通过该作业区进口的铁矿石达 5200 万吨,占上海港铁矿石进口量的 65%。​粮食专用设施:建成亚洲大的散粮筒仓群,总仓容达 60 万吨(含 24 个 1.5 万吨级立筒仓、8 个 5 万吨级浅圆仓),配备封闭式输送带(防污染、防损耗)、粮食清理设备(去杂率达 99.5%)及自动分装系统,可实现 “卸船 - 清理 - 仓储 - 分装 - 外运” 全流程自动化。2024 年该作业区粮食吞吐量达 2800 万吨,其中进口大米、小麦、大豆占长三角地区进口量的 35%,通过 “海运 + 长江驳船” 联运,3 天内可覆盖江苏、浙江、安徽等粮食加工企业。

 

上海港围绕长三角产业升级与民生需求,规划散货船运输的未来发展方向,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:​码头设施升级:南港散货作业区二期工程计划 2026 年投产,新增 3 个 15 万吨级散货泊位(可停靠 “好望角型” 散货船)、2 个粮食专用筒仓(新增仓容 30 万吨),届时上海港散货总吞吐能力将突破 2.2 亿吨,铁矿石、粮食专用处理能力分别提升 30%、25%。​航线网络拓展:2025-2030 年计划新增 “南美 - 上海”(巴西、阿根廷粮食)、“非洲 - 上海”(南非、几内亚铁矿石)等散货直达航线,减少中转环节,将南美粮食至上海港的运输时效从 35 天缩短至 28 天,非洲铁矿石时效从 28 天缩短至 22 天。​


多式联运深化:构建 “散货船 + 铁路 + 长江水运” 多式联运体系,在罗泾散货作业区新建铁路专用线(连接沪通铁路),实现 “散货船 - 铁路” 直达运输,2025 年计划将散货铁海联运量提升至 1800 万吨,较 2024 年增长 50%;优化 “散货船 + 长江驳船” 网络,新增至安徽芜湖、江西九江等长江沿线港口的散货中转航线,3 天内覆盖长江中游主要工业城市。​数字化深度渗透:2025 年将 “区块链技术” 应用于散货贸易与运输,实现 “货权凭证、运输单据、报关数据” 上链共享,解决散货贸易中 “货证不符”“确权滞后” 等问题;推广 “无人集卡 + 智能装卸” 一体化作业,在罗泾散货作业区实现铁矿石卸船、堆存、装车全流程无人化,作业效率再提升 20%。​


上海港散货船运输的发展,是长三角工业经济与民生确保的重要支撑 —— 从罗泾码头的自动化铁矿石装卸,到粮食筒仓的绿色储配,从 LNG 动力散货船的低碳航行,到区块链赋能的全程可视化,上海港正以 “智慧绿色散货枢纽” 的定位,重新定义大宗散货运输的效率与环保标准,为全球散货海运提供 “上海经验”。